双向激活数字政府建设与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3-03-17 12:58 点击量: 次
转自:2022-05-13 A07版●理论学习 新疆日报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姜禾
■数字政府建设带来的是全新的治理模式。数字政府赋能于公共服务治理,有利于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与对接,提供高质量、便捷、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
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能。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政府的治理理念、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提出了新要求。传统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手段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运行效率,但在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化、差异化的大背景下还是遭遇了困境,而数字政府建设带来的则是全新的治理模式。数字政府赋能于公共服务治理,有利于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与对接,提供高质量、便捷、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
加快新疆数字政府建设,既是落实数字中国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政治担当,还是优化营商环境、以信息化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因此,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发力,实现数字政府建设和基层治理的双向激活,让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激活数字政府建设:动态需求和全链条公共服务紧密衔接,实现精准治理
进入新发展阶段,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使基层成为愈加复杂的治理场域,如何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一方面,基层治理面临巨大的社会需求回应压力,对政府内部提出了极高的协同治理要求。另一方面,基层治理可有效运用的资源不足,难以对复杂问题和多元需求作出及时精准的回应。尤其是当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以各自方式运行时,如何在秩序与活力之间寻求平衡,如何精准对接各方需求和供给,成为当前基层治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两个系统性难题:复杂问题、多元需求对公共服务提出的挑战与新兴技术对治理模式提出的挑战。如何破解?需要将社会动态需求和全链条公共服务紧密衔接,实现精准治理。
一方面,在基层治理工作链条的前端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让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精准发力。在基层治理全过程中,公务人员、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需求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在基层治理工作链条中,始终以企业、公众的问题和需求为牵引推进数字平台开发与优化。数字技术将各方的多元需求实时纳入基层治理的全链条中,对公共服务受众及时反馈并在运作过程中进行调整优化。公共服务产出与实际需求的全过程匹配,推动政府在基层治理全链条中精准履行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在基层治理工作链条的中端,聚焦公共服务提供者及服务过程中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效能。通过数字平台将工作群组、业务系统、数据中心互通融合,上下左右通力协作,从而实现问题的多元受理、部门的多元处置、数据的多元集中。同时,基于数字赋能,有效破解问题接收与后续处理之间流程脱节问题,真正实现工作全链条无缝对接。
激活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和资源化学性重组质变,实现协同治理
把基层的工作做好,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无论是应对疫情、抢险救灾这样的突发性风险,还是应对日常治理中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只有基层治理做得扎实,才能确保无论遇到何种变数,都能做到沉着应对、心中有数。社区是基层基础,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群众需求多种多样,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多元需求的满足,需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多种资源有效利用和系统内部统筹协调,做到既各有分工又可以形成合力。基层治理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如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社会组织、居民等。现实中,这些社会主体常常彼此之间缺乏联动、协作效率低、内在活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容易滋生矛盾纠纷。如何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更好推进基层治理,需要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各主体和资源激活重组,实现协同治理。
数字技术对基层治理的各主体和资源进行重组,这不同于对分散、隐蔽和闲置资源的物理性整合,而是对已纳入基层治理的所有主体、存量资源及其管理流程进行化学性重组,真正从量变到质变。一是数字技术赋能社区自治,激活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针对居民因时间、空间限制无法及时参与社区议事以及少数人代表多数人意愿等社区治理常见问题,可通过数字服务平台让社区相关事项在手机移动端实时呈现,并提供在线参与社区议事的功能。二是数字技术将人员、场所、资源等均纳入基层治理链条中,在问题发现端、效果反馈端和治理监督端等环节,都能高效精准地导入和产出。比如,居民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拍照上传公共区域发现的问题,数字服务平台会自动匹配对应的网格管理员及时进行沟通和确认,进而问题、事件会在数字服务平台流转处置,并调度分配相关人员尽快解决诉求且及时回复居民。
双向激活:供给端和需求端双管齐下,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
数字之所以赋能基层治理固然与数字技术本身的能力跃升有关,但根本上取决于数字赋能公共服务的策略发生了重要转变。以往政府部门试图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来调节政府与社会关系,实现对社会需求的回应,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供给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转变的是公众获取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数字政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政府业务场景为牵引,通过数据流动驱动系统整合、业务架构和组织架构,全面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履职能力,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成为政务新常态,进而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双向激活,双管齐下,才能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需求端来看,民主、法治、安全、公平和正义等美好生活需求可以通过各类数字技术手段提供给作为供应端的政府,而供应端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系统精准设计,减少盲目开发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推广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复杂社会需求得到回应,政府治理效能同样得到大幅度强化。要主动运用大数据创新政府服务和社会治理模式,提高行政效能和协同治理水平。重视加强数据治理,大力推动政务数据与市场数据整合联通,逐步消灭“数据孤岛”“信息烟囱”,实现“数据上云、服务下沉”。要不断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在公共安全、基层治理、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创新,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测防范和化解处置能力。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把数字政府建设与新疆工作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全疆一盘棋统筹布局,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的战略性引领性作用。让数字政府建设成为实现数字化转型,驱动新疆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
撰稿:姜禾
审核:王剑剑
编辑:古丽飞亚
信息技术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