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工作 >

三尺讲台生活初体验 送你一朵小红花

发布时间:2021-05-31 16:42   点击量:


     阳春三月,我们一路西行,最终抵达喀什疏附县托克扎克镇这个恬静的小镇,开启了我们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在近两个月的互动中,我体悟最为深刻的是,我们不仅是在支教,更是在自教,育人也育己。

图片4_副本.png 

育人:培养良好习惯 打好学习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尚未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行为举止上有待纠正的地方较多,如上课期间随意走动、互相打闹、不举手径自跑上讲台争相发言、跷二郎腿、啃手指等。“一二三,坐端正”、“小嘴巴,不说话”、“小手——放在小腿上”,这些口号需要喊好几遍才能勉强维持课堂纪律。在学习讲故事、读卡片时,发音不准确、不能完整、连贯地表达,常常 “遇难就跳过”。由于方言口音重,孩子们普遍形成了错误的发音习惯,如“ca”的音会都成“sa”、“shu”的一声和四声不分、“一方”读成“蜜蜂”等,多次纠正后还是较难准确发音,有些孩子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遇到较难发音的就不张嘴读了;随堂写拼音字母时,只挑自己会写的、简单的“i”、“x”字母等重复写,其他的不愿意写。 

为打好未来的学习生活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耐心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讲解不良习惯的危害,示范正确的坐姿、站姿等;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授课时从孩子们视角出发,添加表情、动作辅助理解,表扬积极发言的孩子。在所有激励方式中,小红花最受孩子们欢迎,小红花是“乖”的功勋章,具有纪律意识、课堂常规表现好、学习兴趣浓的孩子将会获得各种各样的小红花。他们会把小红花贴在自己的接送卡上,和朋友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成就感,有些孩子还会把小红花贴在我的手上,要和我做好朋友。


育己:自勤自勉 充实笃定

正如我们临行前准备的行李一样,即便大包小包带了很多,但总是少带了一两件。来支教之前,我认为我已做好了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站上讲台才发现,自己是一个教学和育儿小白。面对没有意料的困难,多少有些手忙脚乱,不论是记住39个孩子的名字,还是熟悉当地教材,探索适合大班孩子的教学方式,又或者因语言不通,多数情况下和保育员老师只能借助肢体动作进行沟通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易。”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迎难而上是支教老师应有的担当。通过请教本园教师、保育员,旁听公开课,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多听多观察,与孩子们平等相处、交朋友等方式来加快角色转换,现在基本能够顺利展开班级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带领孩子们奔向远方。


图片5_副本.png 


    支教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内心更为笃定。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或许是在清晨上班路上,听到孩子们“王老师!早上好!”的问候,课间向我展示他们漂亮的小衣服、小玩具时的欢喜,分享换牙的兴奋;或许是课外活动时,争相拉着我的手,邀请我和他们一起滑滑梯、玩沙包时的热情;也或许是看到孩子们按照我的叮嘱,整整齐齐地摆放好小凳子时的欣慰;又或许是画画课上,我作为他的好朋友出现在画纸上的惊喜……总有一个个抚慰人心的瞬间,让周身疲惫一扫而光,让我体味到筑梦育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激励我奋发向上,潜心耕耘,担起守护小白杨们茁壮成长的使命。


图片6_副本.png 

 

“棒棒棒!你真棒!小红花,送给你!”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常常喊的口号。对于每个敢于站在讲台上表现自己的孩子而言,能得到全班同学由衷的赞美、老师的小红花,是他们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作为一名初登三尺讲台的教师,能够作为支教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成长,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也是属于我的小红花。支教生活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和使命感,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小红花,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撰稿:王晶晶

审核:胡婷

编辑:王亚虹

信息网络中心报道